JB/T5925.2-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
1、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(以下简称装置)的技术要求.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定等。
2、引用标准
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,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。本标准出版时,所示版本均为有效。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,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。
GB/ T5226.1-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:通用技术条件
JB/ 1644-91 铸造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
JB/ 5925.1-91 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 基本参数
JB/T 6331.2-92 铸造机械噪生的测定方法 声压级测定
ZB J50 006-88 金属切削机床 随机文件的编制
3、术语
扫频曲线:将激振器的频率缓慢地有小调大的过程称扫频。随着频率的变化,工件振动响应发生变化,反映振动响应与频率之关系的曲线称扫频曲线,如A-f称振幅频率曲线; a-f称加速度频率曲线。
注:A ……振幅 f ……频率 a ……加速度。
4、技术要求
4.1装置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,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。
4.2装置的参数推村荐按JB/T5925.1的参数优先选用。
4.3装置在以下使用条件下,应能正常工作。
4.3.1环境温度: a) 控制箱 0 ℃- +40℃。
b) 激振器 -20 ℃ - +40℃ 。
4.3.2相对湿度不大于80%(25℃)。
4.3.3海拔高度不大于1000米。
4.4装置表面油漆应无污损.碰坏和裂痕现象等。
4.5电气系统应符合gb/t 5226.1的规定。
4.6随机技术文件应包括产品使用说明书.产品合格证和装箱单,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符合zb j50 006的规定。
4.7 激振器
4.7.1 激振箱与电动机连接结构应安全.可靠.并保证与电动机同步运行。
4.7.2 偏心距的档位刻线应清楚.准确.数字标记应与刻线对正。
4.7.3 调偏心时,活动偏心块应灵活,无卡阻现象,偏心块调整应所定可靠。
4.7.4 轴承应密封防尘.润滑脂应清洁。
4.7.5 激振器应有转向指示。
4.7.6电动机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。
4.8 控制箱
4.8.1 在振动时效过程中,控制箱应能跟踪绘制出振幅-时间曲线( a-t ),在完成规定时间的振动时效后,在同一原点,自动记录并绘制出能识别(如换颜色笔)振前扫频曲线和振后扫频曲线。
4.8.2 控制箱各部分显示与记录应清晰.完整。
4.8.3 控制箱的各操纵按钮或旋钮应灵活.可靠。
4.8.4 过流时,应自动停机并显示。
4.8.5 控制箱的定时器时间将为零时,应自动停机。
4.8.6 按点生或点降按钮时,应使电动机的转数生或降 1 r/min。
4.8.7 控制箱的加速度显示精度按式(1):
△a=±(2.5%b + d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
式中: △a--加速度显示精度,m/s2;
b --输入电压的名义加速度值,m/s2;
d --分辨率,m/s2.
4.9 空运转试验
4.9.1 在最小偏心距和最大转数下进行空运转试验。
4.9.2 所有转动部位应灵活,无停滞现象,无异常声响。
4.9.3 在下列情况下,应自动记录并绘制出振幅-频率曲线(a-f):
a) 手动扫描时。
b) 自动扫描时。
4.9.4 紧固件应牢固无松动。
4.9.5 装置的噪声不应大于85db(a)。
4.10 负荷运转试验
4.10.1负荷运转试验前应进行空运装试验。
4.10.2 在最大激振力条件下,电动机的功率不应大于其额定功率。
4.10.3 装置的稳速精度不应大于2r/min 。
4.10.4 在谐振频率条件下,同一峰值的加速度匀差不应大于40m/s2。
4.10.5 在振动时效过程中,电动机的电流不应有上升的趋势。
5、试验方法
5.1过流试验: 将激振器的偏心块调大到需要档位,手动或自动调节电动机转速,当电动机电流达到过流保护值时,应自动停机并显示,自动停机后,从新开机时应能正常工作。
5.2自动记录并绘制振幅-频率曲线( a-f )试验。将激振器安装在被振工件的适宜位置,将偏心块档位调到适当档位,
5.2.1手动扫描时,由起始转速按每秒不大于12r/min的速度升至最高速,并扫描出试件的一阶谐振峰。
5.2.2自动扫描时,使电动机自动由起始转速升到最高转速,绘图笔自动绘制出a-f 曲线,重复上述试验自动识别(如换色)绘制 a-f 曲线,此时装置应正常工作。
5.3噪声按JB/T 6331.2的规定。
5.4装置稳速精度的测量将激振器安装在被振工件上,将偏心块调到适当档位,使电动机转速上升至接近工件的固有频率,定时器调到30min,用数字转速表测定电动机的转速,每隔1min记录一次电动机和控制箱显示的转速,装置的稳速精度为下列情况的较大者:
a) 电动机的转速差值;
b) 控制箱显示的转速差值;
c)电动机与控制箱显示的平均转速的差值;
注:平均转速为最大与最小转速的差值。
5.5加速度显示精度试验用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100Hz左右的正弦信号,经100p电容器输入到加速度显示器,输入电压为0.5V, 1V, 1.5V, 2V时,记录其相应加速度数字显示值,按式(2).式(3).式(4)和式(5)进行计算,以最大偏差计为装置的加速度显示精度。
Sai=ai/Vi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
式中:Sai……装置加速度灵敏度, ( m/s2)/Vi;
ai ……第i次输入电压的相应加速度数字显示值,m/s2;
Vi ……第i次输入的电压V
式中:Sa ……装置加速度灵敏度平均值;( m/s2)/Vi;
Bi=Sa Vi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4)
式中:Bi……第次输入电压的名义加速度值;m/s2;
△ai=(Bi+di)+d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5)
式中:△ai……第i次输入电压的加速度值;m/s2;
d ……同式(1),当(Bi-di)为零时符号可为正负,当(Bi-di)不为零时符号应取与(Bi-di)先一致的。
5.6在谐振频率条件下,同一峰值的加速度允差试验
根据装置技术文件的要求,选择适当的试件(推荐选用无应力或已时效处理的),在同一条件下(支撑.激振力相同,两测点的动态特性误差为最小)下,用装置和测振系统同时对试件的振幅-频率曲线进行扫描并记录,测定装置和测振系统在相同谐振峰值(一阶谐振频率或一阶谐振倍频频率或二阶谐振频率)的加速度值。按上述方法,对五个谐振峰值进行测定,各取其中的最大差值计。这五个谐振峰值可以为以下的任意形式:
a) 不同试件的谐振峰值;
b) 相同试件而不同激振力(至少相差一个档位)的谐振峰值;
c) a)和b)的组合;
5.7电动机按有关标准进行试验
6、检验规则
6.1出厂检验
6.1.1每台装置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。
6.1.2出厂检验按4.4, 4.6, 4.7.1-4.7.5, 4.8, 4.9.1-4.9.4和4.10的项目进行检验。所检项目应合格。
6.2 型式检验
6.2.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,应进行型式检验;
a) 新产品或老产品钻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;
b)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.材料.制造工艺有较大改变时;
c) 正式生产时,应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;
d) 装置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;
e)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。
6.2.2 型式检验时,每次检验台数是当月批量的10%,但不得少于二台。
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,所检项目应全部合格。
包装.标志与储运
装置的包装.标志与储运应符合JB 1644-91中7.1-7.5的规定。
|